top of page

聚焦於效益的產出

管理不是理論,執行管理的人必須是真正能產出結果的人,彼得杜拉克在1974年就闡述「管理是工作、管理是紀律、管理也是人」。

專案管理是非常生活化的,因為專案無所不在,以家庭為例,任何與家庭(組織)有關的大小事宜,都會依家庭的組成(人),不論是大家族、三代同堂、小家庭等(流程),按家庭的需要獲得共識才能順利執行;所以中國自古就有句話「家和萬事興」應是「人、組織、流程與工具」一致化的最佳實踐,也就是人在這個組織下,能夠有其角色、發揮影響力、產生結果,組織也才能夠興盛,由小看大我們時常看到;企業執行專案失利,如甲骨文在2012年負責美國奧勒岡州政府1.6億美元的醫療保險交易入口網站建置專案,最後甲骨文以價值1億美元的現金、產品及服務與奧勒岡州政府和解;政府專案執行不順遂民怨四起,如桃園機場捷運案延宕八年仍未通車、台北大巨蛋的爭議而停建等,許許多多的實際案例仔細分析之後,可以發現專案要完成,仍須依賴「人、組織、流程與工具」的契合度,也就是企業的專案管理成熟度。但是成熟度好的企業都成功獲利嗎?事實卻不然,我們看到許多雖然專案都如期、如質、如預算完成,且符合專案目標,但卻沒有效益,如福特公司1995年推出Taurus II車型、Nokia、Kodak等的案例。

PMI歷經長期企業實際執行專案的觀察,於2016年最新的研究指出「在專案的執行前後須要維持對效益的聚焦與責任的期望」,2013年9月30日PMI也指出一個豐富與完整的企業執行專案與專案集的最佳實踐資料庫,對於企業透過診斷、比對、諮詢,了解現況,並提升企業層級專案管理能力與效益認知有實質幫助;有超過十餘年300多專案管理辦公室導入的元嵩管理顧問CEO後藤年成先生表示;一個豐富的資料庫可以診斷企業的問題,找到企業正確的需求,提升才有實質幫助,歷經十餘年的經驗告訴我們,「人、組織、流程與工具」的一致化程度提高,企業專案的成功率可以提高到80%。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