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險昇高-一種新的策略
風險因應策略幫助我們專注於我們的風險處理作為,在一個小範圍策略選項下,決定一個偏好的策略,可以讓我們聚焦於發展實現該策略的特定行動,並能以期待的方式管理風險。 早期,當風險管理局限於應付威脅時,我們有四種策略選項:規避(完全移除風險)、移轉(尋找第三方代表我們管理該威脅)、減輕(使機率及/或衝擊降低)、以及承擔(不採取主動行動、僅準備一旦威脅產生後的應變計畫)。 後來,當我們認知到風險包括威脅與機會兩者時,發展出四種相對應於機會的策略:開發(確保該機會一定發生)、分享(加入第三方來管理機會)、增強(提高機率及/或衝擊)、以及承擔(不採取主動行動、僅準備一旦機會產生後的應變計畫)。 最近,發展出另一種風險因應策略,我們可以用在當我們辨識出一個不會影響目標、但會影響組織的其他部分時,在此一情況下,將該風險轉介給正確的負責人,確保風險能被適當的認知、理解、以及管理是重要的。能達成此一目標的風險因應策略稱為昇高。 要使得風險昇高有效,我們需要釐清組織不同層級間的門檻,使每個人都知道每個風險的歸屬,沒有模糊不清之處。除了風險在何處辨識出風險外,還需要在正確

順利環境之變遷
本人受邀參加於上海舉辦的PMI中國專案(項目)管理大會,除了擔任大會「國際項目(專案)管理高峰對話」的與談人外,並在分場論壇中以「要如何確保專案(項目)的需求符合效益」為題進行演講,現場超過2000國際專業人士的積極學習及參與的盛況,令人印象深刻,PMI中國每年所舉辦的大會雖然是第五年舉辦(自2011年開始),但已經是北美PMI國際論壇(超過四千餘人與會)以外,全球最大的專案管理國際論壇,本人自2011年開始受邀參與,分別在2013年與2014年以「專案管理與志工在台灣的發展」與「多文化的溝通對專案的影響與價值」於大會中進行分享,感受到這個由PMI所搭建的平台,不僅提供兩岸企業交流,人才互動之外,更為兩岸企業合作開啟無限契機,觀察特點如下: 一、大陸官方的支持:大陸的主管單位外國專家局(SAFEA),負責推廣與銜接政策,以十二五國家發展計畫為例,就明列出專案管理的重要與需求(專業經理人六十萬人),今年該局柳忠三主任就代表大陸政府參加並說明產官學對專案管理需求的方向與推展成果,其目的與成效非常明顯,因為大型投資都需要跨領域與產業的整合,在PMI大會


「敢的人贏」
「敢的人贏」是英國空降特勤部隊的隊訓,它也同時被全球另外11個精銳特勤部隊所採用。如果我們將這個口號應用在我們的組織及專案上,將會以下列四種途徑改變我們管理風險的方式: 1.尋求更多機會 一般而言,80%記錄在風險登錄表中的風險是威脅(負面風險),機會(正面風險)僅佔20%。採用「敢的人贏」的態度將鼓勵容納更多機會;既使我們不是要翻轉這個80/20的比例,我們也應該徹底改變內部利益關係人的風險辨識態度。他們不應該再只是試圖使保護極大化,以對抗所有可想像的風險,而應該致力於為求攫取機會所帶來的獲益,使風險的暴露極大化。為推廣這個方法,要求你的團隊將公司或專案視為一個銀行帳戶,每個威脅對應到一筆提款或額外的費用;而每個機會則是一筆存款或增加的收入,大部分的人都瞭解,要保持並增加其帳戶的價值,聚焦於增加收益比致力於降低費用更有效。 2.植基於機會的風險門檻 如果我們想要專注於積極蒐尋機會而非僅保護我們免於威脅,我們需要鼓勵人們承擔風險,這導致了我們可以承擔風險到什麼程度的問題;要求人們承擔風險需要我們定義可接受的限度。所有企業投資及專案的執行,都是為了

災後重建與專案管理
災害的發生不論是天然或人為,往往立即陷入社會各階層極度的複雜、充斥著受創的情緒與不確定性的境地,災害重建是一個專案,甚至是一個專案集(Program),通常由災害的預測開始就是專案的開始,其考驗在於無法預測確切的開始時間,重建的範疇是複雜的也牽涉極為廣大的層面,但該如何定義結束?產出有許多類型,包括不重建,如中橫;也有花很長時間評估還無法確定該如何做,如日本海嘯等; 以下三個問題關係著災後重建專案是否能有效率的執行:由那裡開始?到那裡去?及如何做?而對專案經理的挑戰,在於必須能夠在面對問題時立即給予答案,決定哪一條才是解決問題的路徑? 災害發生往往造成執政當局手足無措的狀況,2004年南亞大海嘯之後,此一區域需面對的問題瞬間紛至沓來,一方面要處理每天大量對人所造成的危機,同時要快速有效的動員平民百姓、軍隊與政府著手重建,其關鍵在如何定義這個專案及範疇,因為如果無法確定,則執行的策略及優序就無從下達。 2005年9月卡崔娜颶風在美國墨西哥灣區所造成的巨大災害,也測試了由地方、州政府,到聯邦政府的災後反應能力,適足以突顯災後重建專案的規模大到超乎想像


超世代專案電子報 專案管理專欄 No.35
超世代專案電子報 專案管理專欄 No.35 新管理流程無法落實的理由 很多人都有在新的管理流程導入時,赫然發現不遵守的人意外地多。並非只有新的管理流程的導入時會遇到,而是人類在遇到新的規則的時候,往往傾向拒絕。 請看一下,電子報第35號!(點擊這裡)